灵符咒网

[美丽四川]四川中江的旅游地方:北宁道观寺庙寺院

道教符咒网    2023-02-09    148

  阳平关位于中江县城西7公里的凯江河畔,为古时中江的水陆通道北宁道观寺庙寺院。两岸峰岩耸能源工峙,形成小三峡风光;古代帛氏奴,蜀王程道养,清朝的李永和等历代农民起义军都曾把景区内的天台山、鸡冠山等作为屯兵练武,安营扎寨的地方,鸡冠山腰的三清洞,是神奇绝世的喀斯特溶洞,洞长八里,现已开发出1500米,洞内钟乳悬挂,石笋林立,洞口由小河、田野构成的道家太极图案浑然天成。此溶洞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一体。

  景区内有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七代后裔落户阳平的“正气堂”遗迹;有天台寺铁骨牡丹不下山的美丽传说;有近年发掘出来的古道教中央教区的“阳平都理”之印;有东汗崖墓和白莲教碑;有晚清名士李福源的“容海园”遗址;有五十年代轰动全川的“天龙湖”;跨江高悬的铁索桥,雄镇江边的大佛岩,无一不向游人诉说着阳平关的历史沧桑北宁道观寺庙寺院。载入中国文学史册的古绵州巴歌更把您带入远古的梦境......

  黄继光纪念馆座落在城东松柏巍巍的魁山脚下,是一座仿古园林建筑北宁道观寺庙寺院。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建有门厅、中心广场、两个中朝友谊亭、5幅汉白玉浮雕等。为了纪念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献身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1962年在县城文庙内建立黄继光纪念馆。1984年5月在城东魁山西麓修建新馆,即现在的黄继光纪念馆。

  黄继光纪念馆前临东溪,背靠魁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北宁道观寺庙寺院。魁山松柏长青,青草萋萋,山顶电视塔高矗入云;东溪河碧水荡漾,两岸是东河公园

  家喻户晓的白塔仙姑——白衣观音应现道场!闻名遐迩的白塔寺,座落在四川省中江县城北塔山脚下北宁道观寺庙寺院。目前,这里是全国唯一的观世音菩萨金刚道场。

  1994年至今,每天到这里学修佛法或旅游观光者川流不息,已经接待了亚洲、美洲、欧洲诸多国家和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学法者不计其数,旅游观光者更是不计其数北宁道观寺庙寺院

  白塔,古朴秀丽北宁道观寺庙寺院。东临东溪河,西面不远傍凯江。据考,北塔为宋代佛塔。清咸丰,、光绪中曾两次培修。今塔西14米处有柱石,上刻“正堂赵示”和“塔界”字样,笔画清晰可见。北塔为密檐式十三级砖塔,呈四方形。下有四级向上内收的石砌塔基。塔身高约30米,长,宽分别为6.11米和6.04米,向上逐级内收。叠涩为檐,佛刹作顶。底层有一心室,以上为实心,不能登临。心室内有穹窿形天基砖砌斗拱。塔级四面正中檐角有一线青黄色石砖,与灰黑色的陶砖形成鲜明对比。飞檐上挂着铜铃,风吹铃动,叮哨作响

  县城东里许东溪河畔,有玄武山,此山有两个峰峦,望似二山,实则一体北宁道观寺庙寺院。左山蜿蜒如蛇,右山形状似龟,故有“玄武”之名,犬牙交错,六曲三起,而又紧相连接,山下东溪萦绕,风景如画。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玄武山建“乾昌寺”,又名“玄武观”。宋治乎二年(公元1065),朝廷诏天下避“玄”“武,J讳,玄武观改名大雄寺。大雄寺曾几度由佛、道两教分别管辖。玄武观殿宇宏丽,林木苍郁。前后两座大殿,加上山门,禅房,厢房和其它神龛,占地约4亩。

  历代有高僧或道士住持,香火不绝北宁道观寺庙寺院。山下有圣泉纹石,周围有“万柳逵龙”“三苔续脉”等名胜,四季游人不绝。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著名诗人杜甫游乾昌寺观壁画,写下著名诗篇《题玄武禅师屋壁》玄武观有正殿高12米,宽14米,进深17米,雄伟庄严,幽静肃穆。殿前尚存南宋嘉定年间真武画像碑,画像披发按剑,脚踩龟蛇,神态飘逸,额篆“大雄真武像”五字,下面还有小字20行。雕刻精妙。它与东山寺及寺后的圣泉,组成了一副清净、和谐、淡雅的自然图画。由于环境优美千百年来,曾吸引过无数文人学士,墨客骚人至此观赏游览。如南北朝的大画家顾虎头,唐代的王勃、卢照邻、杜甫、宋代的苏轼,都曾在这里留下作品。

  玄武公园,位于县城东侧东溪河畔的玄武山及其附近,古中江八景有四景在该区内(圣泉纹石、宝城瑞魁、三台续脉、万柳逵龙),与玄武公园遥遥相望的有著名古迹一一南塔(建于公元1610年)北宁道观寺庙寺院。该景区1999年政府投资近300万元建设玄武公园,现已初具规模,该公园占地300余亩

  为了开发中江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1992年中江县委、县府决定,在距县城28公里的人民渠双河口水库库区建设西眉湖风暴旅游区北宁道观寺庙寺院。西眉湖位于兴隆镇西眉山东麓,有王家沟、郭家沟、肖家沟、谢家沟四条沟的溪流汇入,是与人民渠配套的小型水库。湖形似金鱼尾,主湖割匕长4000米,东西宽500米,溉册长9000米,湖水面积约2万平方米。

  西眉湖风景区规划面积10.58平方公里北宁道观寺庙寺院。由入口环湖路区。坝前区,度假疗养区、游憩观景区、湖区和西岸游览区等部分组成:建成后将成为集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游览观光、度假疗养,商贸服务于一体的风景旅游胜地。

  北宁道观寺庙寺院

  铜山风景区系历史古迹唐贞观二十二年在此置铜监署采铜铸钱,故称”铜山”,又称”古铜山”北宁道观寺庙寺院。据说是前汗邓通造钱鼓铸之所,现尚存有古矿洞。古铜山群山环绕,玉江萦绕,风景秀丽,是北宁名臣、文人苏易简、苏舜钦和明朝大学王帷贤的故乡。它位于县城以南约40公里的广福镇。铜山境内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柑桔梁岩墓群,距今约两千多年;有玉江摩崖石刻群(其中美女晒秋图尤为罕见和珍贵),分别产生于唐、宋、明、清各代。

  景内的古药师院,光禄坂、梅坡以及铜山八景吸引各朝文人游览凭吊,留下大量碑碣、诗文、题辞以及石刻石雕北宁道观寺庙寺院。计有司马光书的“风火家人卦”古训;有初唐书法家虞世南书写的“登金门”题辞;有唐代诗圣杜甫途经药师院时写下的名篇《光禄坂行》等。这里既是古代金石遗迹较集中之地,又是人文景观胜地。

  寿宁寺位於四川省中江县城西侧,北靠葱笼陡峭的楼妙山,而监清澈明净的凯江河,与县城南北二塔争辉,同城东魁山相映北宁道观寺庙寺院。寺后楼妙山北有古迹“玉局洞”,寺前有中江八景之一的“楼妙飞韦”,吸引着拜佛参观的群众来此登高眺望。清代邑训导左凝登楼妙山有诗云:“寻常极目叹崔嵬,此曰登监实异哉。四面群峰呈画谱,一湾流水倒瑶台。燕随春风高低舞,风送松声远近来。看看烟霞从地起,不知身在彩云堆。”寥寥数语,色画出楼妙山秀丽风光。寿宁寺原名“圣寿寺”,建於隋朝皇泰二年(619年)。

  该寺现所在地原为楼妙山古刹旧址北宁道观寺庙寺院。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青年时期出家於圣寿寺。法师圆寂以前曾说:“四川省中江县寿宁寺是我出家寺庙,希望能回去看一看。”后因事务繁忙,未能如愿,不幸於1987年11月20日在北京广济寺圆寂。同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致函中江县人民政府,希望能修复并开放正果法师的出家寺庙。但由於年代久远,原圣寿寺殿堂已严重破损。为实现正果法师生前夙愿,缅怀这位爱国爱教的高僧,经中江县人民政府发文批准,决定将圣寿寺迁至县城附近的楼妙山古刹旧址,即该寺今天所在之处,并按正果法师生前所说的“寿宁寺”命名。 

  寿宁寺历代几度重修北宁道观寺庙寺院。现存的观音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均为明清建筑。明崇祯壬申年(1632年)邑人宋兴祖(大理寺正卿)捐资新建观音殿。清乾隆壬申年(1752年)修建大雄宝殿。清道光十年(1830年)修建天王殿。1950年以后,殿堂由衙生部门监时占用,除佛像被毁外,殿堂保存完好。对修复正果法师出家道埸的建议,中江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财政无偿划拔寺院现有殿堂房屋,拔款六万元迁出与寺院无关的单位。寺院维修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广大信教群众的捐助和寺院常住僧人及护法居士共同开办的自养事业等多颃来筹集。历时十载,寺庙现存明、清古建筑观音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已维修一新,同时修建了正果法师纪念堂。 

  大雄宝殿经过维修后仍然保持明、清只叠檐式建筑结构北宁道观寺庙寺院。建筑雕刻精细美观,人物、动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正中供有四川省佛教协会转赠的缅甸玉佛一尊,工艺精巧,造型端壮;殿堂正中还安置有寿宁寺自行设计,由本省工匠雕刻的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佛像高三米,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左右有阿难、迦页站像。大雄宝殿后塑有阿弥陀佛,左右塑有文殊、普贤像。殿堂两侧壁间塑有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十分引人注目。 

  观音殿为明代只叠檐式木楼穿斗结构建筑,房檐四角和周围的龙须挑两根一组,弯曲向上,别具一格北宁道观寺庙寺院。从楼上可见二梁上写有“施财新建楼阁,大理寺正狠宋兴祖”等字迹。殿内的西方三对像慈眉善目,法相壮严。 

  天王殿因年久失修,墙、柱倾斜,已成危房北宁道观寺庙寺院。1992年重修,重修后的天王殿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殿堂正中塑有弥勒佛像,两侧四大天王像,殿堂门前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寿宁寺”寺匾。 

  寿宁寺历代高僧大德辈出北宁道观寺庙寺院。清代名僧心一青年时削发於该寺,长期在此驻锡,他工於画画,精通梵献,有相当造诣,是一位修持虔诚的僧人。其徒广渠法师就是正果法师的披剃师。 

  正果法师俗姓张,四川自贡人,生於1913年,19岁在新都佛光寺要求出家,经广渠法师披剃后,随师住中江圣寿寺北宁道观寺庙寺院。1934年在成都文殊院受比丘戒,1936年考进重庆汉藏教理院学习,1950年后长住北京。正果法师一生矢志寻求佛法真理,献身佛教事业,是一位道高德重、戒行精严、学识渊博、爱国爱教的高僧。正果法师生有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北京广济寺方丈。他一生身兼数职,为中国的佛教事业呕心沥血,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撰写的《佛教基本知识》,是他关於佛学思想体系方面的概论性著作。他在修持上以禅为归,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著有《禅宗大意》一书。为了缅怀这位当代高僧,每年11月20日,正果法师圆寂纪念日,中江寿宁寺都要举行纪念法会。1997年,当正果法师圆寂十周年之际,在寿宁寺右侧修建了正果法师纪念堂。纪念堂正中悬挂着正果法师遗像,堂内陈列着正果法师的著作,两旁挂有挽联、悼词和字画,其中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的挽诗,特别引人注目。 

  寿宁寺现有僧人十名,分工负责,民主管理北宁道观寺庙寺院。寺内环境幽静,秩序井然,晨钟暮鼓,梵呗悠扬,深得信教群众的信赖和喜爱。寿宁寺已成为佛教活动重要场所。 

本文链接:https://lingfuzhou.com/index.php/post/7469.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